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行业动态 >  > 正文

磨金石教育|卓别林对演艺事业和生命意义的思考——《舞台春秋》

时间 :2023-03-20 10:09:54   来源 : 哔哩哔哩


(资料图片)

查理·卓别林的遗产比他之后出现的几乎所有明星都更加璀璨。他是电影艺术形式的一匹独行者,通过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赢得了观众的心灵共鸣。即使当时电影业正急于放弃无声电影,转向有声电影,卓别林仍然致力于通过无声经典作品如《城市之光》和《摩登时代》来追求卓越。

尽管他永远与其无声时代的小流浪汉形象最为相关,但他在有声电影中的工作推动了电影的发展。他讲述的故事和他所塑造的角色颠覆了观众对卓别林的期望。他1952年的电影《舞台春秋》展示了演员、编剧、歌曲表演者和导演的多才多艺和好奇心。

《舞台春秋》呈现了卓别林的职业生涯和好莱坞情况

《舞台春秋》的故事主要围绕一个日渐衰落的老年喜剧演员卡尔弗特(Calvero)和一位想自杀的芭蕾舞女孩特里·莎克斯(Terry),他们之间建立了关系,试图在个人苦恼中重振事业。《舞台春秋》是一个艺术家反思自己职业生涯和整个行业的经典案例。

随着这部电影以及1947年的《维尔杜先生》,卓别林致力于展示自己明星身份背后的黑暗面。卓别林耐心地揭示了Calvero的情感阻塞,观众很快就会发现,想要自杀的Terry并不是唯一受到创伤的人。从他最初的出场开始,Calvero的身体动作和胆小的说话方式都有些让人不安。卓别林表演出一种危险的境地,既要承载他明星身份的精神,同时又要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原型。

Calvero承担的疲惫和沉重的负担是如此普遍,以至于让人难以置信这个角色曾经是一个滑稽喜剧演员。仅凭精湛的表演,卓别林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主角背景故事,讲述了他作为一位备受喜爱的娱乐家已经跌落到何种程度。

尽管《舞台春秋》是一部情感脆弱、故事优美、观众喜爱的电影,但它在对娱乐业的批评方面也非常丰富。卡尔维罗作为一个郁郁寡欢、倒霉的喜剧演员,他的自毁行为可以真实地归因于酗酒问题,但是这部电影将他的衰落描绘成是表演行业的残酷结果。

舞台象征性地把他嚼碎并吐回去,视他为毫无价值而过气了。曾经备受欢迎的戏剧演员现在只能在街头化身小丑表演。这种批评思想来自卓别林的内心深处,让人很感兴趣。

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,这位明星的知名度迅速下降,部分原因是由于一连串票房失利,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与好莱坞共产主义政党的关系和同情心。由于FBI挖掘出的许多指控,卓别林被迫从美国流亡,正值《舞台春秋》上映时期。随着娱乐业快速转向偏爱大制作的彩色史诗片,有很多合理的解释说明卓别林感到被遗弃的感受。

谢谢您的阅读。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,并且让您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